11月16日,中国科协发布了2007年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象为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岁至69岁成年公民,调查采用分层三阶段不等概率抽样,共发放问卷1008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59份。
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25%,比2003年的1.98%提高了0.27个百分点。调查显示,我国约半数公民对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的应用和医学新进展等科技新闻话题感兴趣;80%以上公民认为自己最感兴趣的科技发展信息是医学与健康信息。在正规教育之外,我国公民获得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90.2%)和报纸(60.2%)。调查表明,我国公民崇尚科学技术职业,积极支持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对科技创新充满期待,信任政府和权威部门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认可。教师(53.6%)、科学家(51.2%)、医生(38.4%)排在职业声望的前三位。
调查还表明,我国公民对科技的发展有很高的期待。有81.9%的公民赞成“现代科学技术将给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的看法;有61.9%的公民赞成“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一些职业消失,但同时也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的看法。在对科技发展与人才资源关系的看法上,有82.8%的公民赞成“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有益于我国后备人才队伍的成长”的看法;有68.2%的公民赞成“政府应该通过举办听证会等多种途径,让公民更有效地参与科技决策”的看法。
此外,在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态度方面,我国公民对“尽管不能马上产生效益,但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是必要的,政府应该支持”的说法,大多数(74.2%)赞成。
具体实施此次调查的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认为,科学素质的建设是一个漫长和艰苦的浩大工程,需要社会各个系统和所有公民的努力。分析这些年来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趋势必然是在提高的。
这是中国科协继1992年、1994年、1996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之后,依托遍布全国的基层组织及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变化观测网成功进行的第七次全国抽样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