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大’转‘强’,不仅高层人才要强,技工也得跟上‘步子’。”3月11日政协小组会上,北京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委员呼吁,行业人才培养规划要通盘考虑,不能就高不就低。
“现在的问题是,技工的素质和行业发展不同步,而且没有渠道提升。”郭大成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也是屁股决定脑袋,在学校的时候不觉的,到了行业协会才发现。”
以船舶行业为例,近年来中小企业靠组装发展迅速,占船舶产业“半壁江山”。“原来做‘拼凑’活,现在势起来了,积累也够了,要转型,还靠‘出苦力的’是不行的。”郭大成说。
但人员结构现状是什么样呢?“农民工、流动工居多。”郭大成认为,企业急需把人固定下来,提高素质,“无论适应工业4.0操作机器人,还是参与产业发展,都得内在提升。”
行业转型依仗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发明都需要从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谁来告诉他们大数据、3D打印是什么?”郭大成认为,影响最大的是中小企业、民企,“这类企业内基本没有专有、规范的培训机构。”
“原来这个担子是高校挑,行业企业和高校属于同一系统,当年需求当年培养。”郭大成举例说,“哈尔滨工程大学原来是哈尔滨船舶学院,有行业继续教育研究室,负责行业继续教育规划,组织协调研究推动,还承担经理、厂长的培训,现在这些几乎都没有了。”
这些年学校老往高走,“专业性办综合性”“专科办本科”,还要“上世界一流”, 培训体系渐渐远离行业需求。郭大成说,“解决学历的多了,解决实际需求的少了。”
谁来补位呢?国外的做法是,行业商会牵头组织建立公共培训中心为中小企业服务。郭大成介绍,船舶行业协会已经成立了人力资源与教育培训部,开始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的规划,并将组织共性培训。
“但协会是负责规划和联络的,还需要各方力量关注企业技工的继续教育,”郭大成说,“其他行业也应该关注这个问题,不要让中小企业成为继续教育的‘死角’,由于缺人才耽误转型。”